直腸息肉(別名:大腸息肉)
掛號科室: 肛腸外科
發病部位:下腹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便血、大便帶血、黏液血便
相關檢查:X線鋇餐、內鏡檢查
相關手術:直腸息肉切除術
相關藥品:頭孢曲松鈉、奧硝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0-50000元)
直腸息肉5mm嚴重嗎
75483次播放62次點贊
直腸息肉多大會癌變
57780次播放24次點贊
直腸有息肉什么反應
26078次播放331次點贊
直腸息肉會引起什么不適
29117次播放471次點贊
直腸息肉0.5cm算大嗎
31076次播放373次點贊
直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32888次播放444次點贊
直腸息肉切除后還會復發嗎
40183次播放322次點贊
直腸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項
45550次播放335次點贊
結直腸癌是世界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對于結直腸癌采取早期預防及篩查,能有效降低其發生率及死亡率。息肉-腺瘤-癌變途徑癌變與結直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早期診斷及阻斷結直腸息肉發展途徑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什么是結直腸息肉?結直腸息肉是指結直腸粘膜上任何可見的突起,不論大小、形狀及組織類型都可以稱為息肉。為什么會長息肉呢?目前研究普遍認為結直腸息肉的發生與遺傳、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及慢性炎癥刺激等相關。怎么樣能知道自己有沒有長息肉呢?第一:看癥狀,典型的癥狀有:便血或出血,排便習慣的改變,甚至有腹痛。第二:做檢查,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大便隱血試驗;直腸指檢,內鏡檢查,鋇灌腸等。腸息肉是否一定要手術切除呢?因腸息肉有一定的癌變風險,一但發現有息肉的情況下建議摘除并行病理檢查。
作者:林鋒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閱讀量: 3585
(聲明:本文內容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的隱私,以下內容里相關的信息進行處理)摘要:直腸息肉多分布在直腸下端,是直腸黏膜上的息肉,患者因大便帶淡紅色血就診,門診檢查不能判斷出便血的原因,因此行結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息肉,給予腸鏡下電凝、電切除術同時輔助藥物治療,治療后,便血癥狀消失,治療效果良好,順利出院?!净拘畔ⅰ磕?、45歲【疾病類型】直腸息肉【就診醫院】鶴崗市人民醫院【就診時間】2022年3月8日【治療方案】手術治療(腸鏡下電凝、電切除術)+藥物治療(葡萄糖注射液、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云南白藥膠囊)【治療周期】住院治療4天,隨訪3個月【治療效果】便血癥狀消失,治療效果良好,順利出院一、初次面診患者自述:近半個月上廁所大便表面有淡紅色的血。進一步追問病史后得知,患者大便成形,每天晨起排便,無腹痛及腹脹,身體未見消瘦?;颊哂刑悄虿〔∈?,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血糖控制良好。門診給予患者肛門指檢:肛管直腸末端未觸及腫物,指套退出未見染膿及染血。肛門鏡顯示:內痔黏膜光滑,未見出血點。便常規提示:便潛血陽性。與患者溝通,麻醉下行腸鏡檢查,發現距離肛門約10cm處有一亞蒂息肉,約0.3x0.6cm大小,表面血染,其余腸管未見異常,后又進行大便常規檢查,初步診斷為直腸息肉。(大便常規)二、治療經過發現直腸息肉后,向家屬告知直腸息肉有一定幾率癌變,治療上建議腸鏡下切除,家屬同意后,給予患者腸鏡下電凝、電切除術。整個操作過程順利,沒有發生腸道出血及穿孔等意外,患者隨即辦理住院。住院后,給予患者禁食2天,葡萄糖注射液、復方氨基酸注射液、生理鹽水等進行補液營養支持,使用注射用血凝酶進行止血對癥治療并監測血糖。2天后,患者恢復進食,停止補液。住院后第4天,患者已正常飲食,隨即出院,囑患者繼續口服云南白藥膠囊2周,防止腸道遲發性出血。出院后建議患者定期復查腸鏡,防止直腸息肉再次生長。三、治療效果這是一例直腸息肉患者,腸鏡檢查時給予電凝、電切除治療,治療時沒有發生腸道出血、穿孔等并發癥,也沒有發生腸道遲發性出血,住院4天康復出院,出院后患者不再有便血癥狀,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颊叩闹委熯^程也是安全的,沒有發生麻醉意外,也沒有因為患者有糖尿病而出現低血糖反應,最終痊愈出院。綜上,患者就診時主訴癥狀消失,治療效果良好,順利出院,患者及家屬對于治療效果十分滿意。四、注意事項很高興經過治療患者的便血癥狀消失,患者在直腸息肉切除后要注意有無腹痛及便血情況,如果出現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因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患者以及家屬應留意患者的表現,出現流汗、頭暈、心前區不適等癥狀時及時就診,日常準備一些糖塊或者糖水預防低血糖反應。術后,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創面撕裂出血,甚至腸道穿孔。飲食上,可以進食后,早期可食用流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此外,需要注意2周內不要吃具有活血作用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等。五、個人感悟 患者出現便血癥狀后,還是比較重視的,沒有自行用藥治療,及時來醫院就診,經腸鏡檢查后確診為直腸息肉,經鏡下治療得以痊愈,避免了直腸息肉發展為直腸癌的惡果,這說明了及時診斷、治療的重要性。對于患者而言,不要以為切除后就置之不理,還是要定期復查腸鏡,進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直腸息肉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結合患者的特點,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腸鏡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其發展為惡性腫瘤。
作者:萬曉東 鶴崗市人民醫院 閱讀量: 4511
兒童直腸息肉危害主要是由息肉出血引起,兒童長直腸息肉時,因為息肉血供特別豐富,長得特別大,可引起兒童腹痛、便血。在臨床上發現,兒童長期便血可引起貧血、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影響,此情況肯定會影響孩子生活、學習各方面。臨床上發現息肉時,建議盡快到醫院住院,在內鏡下進行微創治療,內鏡下微創治療對生活、學習影響比較小,住院7天可出院。所以家長發現兒童大便出血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因為越早發現對兒童影響越小。
作者:歐陽淼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4401
直腸息肉癌變是屬于癌癥的,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層出現有隆起增生組織,據不完全醫學臨床統計,約有10%此類病癥患者會出現有惡性癌變的情況。按照病癥類型可以分為腺瘤性息肉、炎癥性息肉、錯構性增生等類型,直腸息肉癌變多屬于早期癌癥,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進行綜合性治療。手術治療大致可以分為根治性、姑息性兩大方式,根治性手術適用于癌癥細胞未出現轉移、擴散等早期癌變患者;對于出現浸潤嚴重或廣泛轉移無法根治患者,只能通過姑息性治療來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于術后患者根據病癥實際情況,配合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達到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降低癌癥復發等作用。
作者:彭譽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4899
對多發性直腸息肉處理分以下幾個步驟:1、首先要明確息肉的性質,先在腸鏡下摘除一個息肉化驗做病理,待結果出來后分類處理;2、對良性息肉的可以直接作息肉單純切除,多發的一次不能完全切除可以作多次切除,術后每年隨訪一次腸鏡,三年后2-3年隨訪一次腸鏡;3、有異型細胞增生明顯的可以選擇黏膜下切除息肉,術后半年隨訪一次,三年后1年隨訪一次腸鏡。手術后要規律的生活,不要喝酒抽煙,不要熬夜,增強抵抗力,多吃含有纖維素的新鮮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適當鍛煉保持心情愉悅。
作者:彭譽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5616
現在由于醫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息肉是一種可能會生長成為惡性腫瘤的病變,所以很多人能夠主動去醫院就醫,將其切除。直腸息肉切除是否需要住院要從三方面來講:1、如果息肉很小,在0.5cm或者1cm以下,通過微創的方法,也就是在內鏡下就可以切除;在這種情況下,要在息肉切除以后觀察24小時,所以有觀察條件的醫院就可以不住院;2、如果是比較大的良性息肉,如超過1.5cm或者2cm以上的腫瘤,有切除以后繼發出血、穿孔的可能性,這樣的病人則建議住院;切除以后在醫院觀察2-4天以后能正常排氣、排便以及正常飲食以后,出院才比較安全;3、某些息肉由于過大或者有感染、出血、水腫,甚至惡變的表觀現象,這樣的病人無論是經腹切除或者是經內鏡切除都一定要住院,可能下一步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建議住院治療。
作者:張祁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閱讀量: 3857
周中銀 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直腸息肉早期臨床癥狀常不明顯,而且部分患者沒有任何的臨床表現,大多是在體檢或者檢查其他疾病時,從而發現,隨著直腸息肉的增大,其臨床...
陶振洲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普外科
"直腸息肉和痔瘡都是比較常見的一類肛腸疾病,這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直腸息肉形成的原因和內痔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