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癥(別名:疑病性神經癥、神經癥)
掛號科室: 心理咨詢科
發病部位:頭部
多發人群:50歲以前發病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疼痛
相關檢查:心理方面檢查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喹硫平、利培酮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1000-10000元)
老懷疑自己有病是什么問題
30616次播放247次點贊
治療疑病癥的方法有哪些
37313次播放128次點贊
整天懷疑自己有病是什么原因
34210次播放131次點贊
疑病癥癥狀與表現
48052次播放405次點贊
疑病癥的表現有哪些
25552次播放435次點贊
如何走出疑病癥
38501次播放254次點贊
什么是疑病癥
89690次播放151次點贊
恐病癥和疑病癥的區別
22770次播放142次點贊
在咨詢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1、當人失眠后,嘗試在網上查閱科普資料來自救,反而加重了失眠;2、或者有的人在網上查閱自己正在經歷的某些疾病,造成了更大的恐懼和焦慮,導致了失眠;3、通過傳媒途徑得知了某一條失眠的危害,或者聽說必須睡眠充足才能怎樣的新聞,反而導致了失眠。分析這類人的共性特點(關于失眠人的性格特征我之前也有過文章分析),就是性格過分謹慎。我們總是被教育凡事做好最壞的打算,或者有的人天生就是膽小,習慣性的去相信那些不利的一面,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只要我們把最壞的都解決的,自己不就是最安全的嗎?恰恰是這樣的思維方式,讓我們選擇相信那些最嚴重的后果。比如:1、腸胃炎就會想象自己得了腸胃癌2、本來自己只是神經性心慌,看了科普就覺得自己得了心臟病3、看到別人失眠十年幾十年好不了,就聯想自己是不是也走不出來。我見過太多的人問我這個問題,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會幾十年好不了,那就太痛苦了。不管我怎么寬慰,我說失眠一定好,但他們就是聽不進去。其實俗話說這就是已經嚇到心里去了。那么,這樣的恐慌是怎么造成的呢?疑病癥分析易于焦慮的人(憂患意識很強,很多是遺傳加后天主動培養的,平時做事很認真負責,有很多的自我反省,成績往往優秀),由于錯誤認知,以及社會科普的不準確,加之自我思想的謹慎,對自己假想的后果不能接受,導致了持續一段時間的高頻率高強度的焦慮,形成了不良的條件反射。即使后來我們接受了科學合理的科普,也知道沒什么問題,但是大腦依舊處在原來的思維模式中,已經形成了敏感的條件發射,很難一下子走出來。這就是很多人在傾訴的,那些道理我都懂啊,但我就是做不到啊,我還是控制不住很焦慮啊。舉個例子,有個咨詢我的朋友,是由于喝過酒跟一個外國人滾過床單(只是滾床單,沒有發生什么),后來就突然想到自己是否會因此得了艾滋。一旦形成了這種想法,就產生了擔憂和恐懼,持續的這種感覺會讓人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前期不斷寬慰自己,但是熬幾天還是很焦慮,最終他決定偷偷去醫院做病毒抗體檢測,然后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也是經歷了難以承受的煎熬。好不容易拿到結果后,他又發現網上有人說3個月后再檢測一次才會絕對的保險,好嘛,這一兩個月的等待就還是持續處在焦慮中。雖然有時候會暫時忘記,但空閑下來一旦想起這件事,就又開始不停冒冷汗了。我們可能也都得能夠猜到,最終的檢測結果也是健康的,但他已經完全陷入到了焦慮循環當中,就算是知道了自己沒有得艾滋,但依舊習慣性的害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走出來。其實日常中我們都會遇到焦慮,為什么不能成為嚴重的焦慮癥,主要原因是沒有如此持續的焦慮和恐慌。聯想到失眠的你,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已經在為了失眠而恐慌、焦慮、著急了很久很久,才會付出行動去解決,其實這種焦慮反射已經形成。后續用什么方法,也很難短期內冷靜下來。不說焦慮外在的事,還有很多人是完完全全跟焦慮睡眠這件事本身有關。當人們睡不好,缺乏睡眠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一些信號,驅使我們來解決問題。這些信號某種意義上就是焦慮情緒,也會讓我們身體產生難受感覺,從而產生了一些身體癥狀,這些身體癥狀在上述性格分析的思維模式下,很多人就認為自己是得病了。而且對于身體的一丁點反應就會變得非常敏感,從而加劇焦慮。持續一陣子的錯誤對待,也會形成焦慮的慣性。這一節,在神經衰弱的文章里講的比較明確了。疑病癥,該怎么做?其實你能看這篇文章,可能就已經自己跟自己掙扎了很久了,反復尋找克服焦慮的方法而不能成功。那么這時候就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方向性問題了。既然無論怎么努力都克服不了這種障礙,不是你努力不夠,而是你過分努力了。但人們往往想不到這一點,總覺得自己是努力不夠,或者沒找到方法,然后一邊恐懼一邊焦慮一邊逃避一邊不斷尋找解決方法。我希望你努力地找到這篇文章以后就變換一種態度吧。既然焦慮解決不了,我們就不解決了。既然不管怎么努力都無法克服,那就允許自己暫時這個樣子。不過,這個心態是需要勇氣的,焦慮特質的人是很難放不去操心的,有問題時一定要解決的。但我想說的是焦慮不是你能想消除就消除的,是要自然消除的。焦慮是無法直接被主觀意識消除的,但焦慮是會自己消失的,無論焦慮的多么強烈,你即使什么都不做,焦慮也會自然消失的。這里重新強調精神焦慮癥自救的做法的釋義,對于日常的焦慮和恐懼,是可以通過這個方式來解決的。1、所謂的面對,就必須是勇敢的面對,承認自己的現狀,并且敢于直視,而不是習慣性想法設法來克服焦慮,其實那不是面對,而是逃避。2、所謂的接受,就必須是勇敢的接受,接受就是允許焦慮存在,而不是試圖消除。接受是要真心的接受,承認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恐艾的人可以真心就把自己當患者又怎么樣,失眠的人就真心把自己當失眠的人又怎么樣,不要再抗爭吧。3、所謂的飄然,就真心的沒所謂一點。這里強調的是不要抱著試圖解決焦慮的目的去做這些事情,不要以解決焦慮和難受為中心,而是承認自己是焦慮的情況下,帶著焦慮去做事。比如我們去散步,那么就好好的散步,即使焦慮來了也是要跟自己說是正常的,必須要經歷的,然后繼續好好散步就行了,淡然對待之。4、所謂的等待,也是需要耐心的等待,不要因為自己接受了,還是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狀就變得失去耐心。只要焦慮的程度和頻率在降低了,哪怕一點點小進步也是極好的,也是光明的前途。我想對很多焦慮成性的朋友說,適度的焦慮和擔心有利于我們生存和發作,但過分的焦慮就成了阻礙。難道你想被焦慮挾持,小心翼翼的過一生嗎?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假想出來嚇唬自己的,如果總是因為這些想法降低了生活品質,那我建議你就勇敢大膽豁得出去,出了事情再解決,不要提前給自己想那么多所謂的后果了。你越大膽的面對生活,生活就會回饋你勇敢的一面,你越樂觀的對待一切,整個人生也會樂觀起來。其實在說的直白一點,你是對這些不曾經歷過的現象有著深深地恐懼,你是太想活得好。哪怕你可以告訴自己不當回事,但是依舊難免內心的逃避排斥和恐懼。一旦我們能夠勇敢的面對這一些,把那些糟心的事情都大膽不去關心,不去計較,你會變得不再神經兮兮。有這些時間去對內思考,不如敞開心扉去擁抱大自然,去跑步,去扶貧,去做有意義的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像個傻根,自然沒有自以為是的煩惱了?;钤诋斚?,不要為了過去而彌補,也不要為了將來去擔憂,大膽去做好自己該做的,剩下的勇敢交給自然。(文章來自“有來心理”公眾號,關注可獲取更多科普。)
作者:牛健 有來心理診室 閱讀量: 4326
疑病癥的患者往往身體的不適與檢查結果不成比例,檢查陰性反而讓患者不適。這中間夾雜著情緒因素,情緒因素包括焦慮情緒、失落情緒、固執的個性。因此會到醫院反復檢查、反復就診,這種情況可以見于青年人,也可以見于老年人。這一類人往往個性非常敏感多疑,又非常小心。疑病癥患者與軀體形式障礙還有不同,疑病癥的患者往往更固執,而且往往不拘泥于某個障礙、不拘泥于某個癥狀,已經上升到把癥狀歸納為某個疾病的程度。這類患者非常難說服,需要用藥物治療。
作者:田翠環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閱讀量: 3817
疑病癥突出的表現主要是患者對自身的身體狀況過分的關注,認為自己可能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他的主訴可能只限于某一個部位、器官或者是系統,也可以涉及到全身。它的癥狀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患者對癥狀的描述就比較具體,他對于軀體上的不適,描述的比較鮮明、比較逼真,定位也比較清楚,像他可能描述感到了一種腫脹的感覺,胃腸一種扭轉的體驗,或者是腦部充血的感覺,或者是眼部的異物梗阻、梗塞感等等。有的患者體驗或者是定位就不是很清楚,性質也比較模糊,有時候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只是說感覺自己身體有病,狀態不是很好。另一個就是疼痛也是疑病癥最常見的癥狀,在臨床上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的主訴就是疼痛,常見的部位就是頭部、胸部、腰部,有時候疼痛的感覺可能是全身,其次就是軀體的癥狀,可能涉及許多不同的器官,表現也比較多樣,比如感到惡心、吞咽困難、反酸、肚子脹氣,有時候心悸、心慌,有的患者覺得有體臭或者是五官不正,身體的畸形,反復照鏡子。雖然在臨床當中反復檢查,但查無實據,但是患者仍然要奔走在各大醫院四處求醫,反復檢查。
作者:常衛利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閱讀量: 5606
疑病癥屬于軀體形式障礙是一個亞型,上一級分類為神經癥,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1、過度擔心罹患各種軀體疾病,且多為嚴重的不治之癥,比如不明病毒或細菌感染、狂犬病、艾滋病、癌癥等諸多疾病。過度關注軀體不適,身體乏力、疼痛等諸多不適往往與所擔心的疾病聯系起來,非??謶?,急迫就醫,做全面的軀體檢查,醫生排除所擔心的疾病?;颊邇刃臅晕⑵届o下來,但好不了多久,很快又會再次擔心?! ?.、患者需要反復就醫,為了明確診斷,往往不斷更換醫生或者醫院,尋求各方檢查和治療,卻療效甚微,內心痛苦,持續六個月以上,給個人的工作、生活、學習帶來顯著影響?! ?、在發病前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因素和生活事件,比如親歷家人或朋友重病或死亡、經歷某些災難或者傷害、從事了某些高風險的職業或者事情等。
作者:黃建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閱讀量: 6153
疑病癥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個體的心理成長?! ?、藥物治療:主要使用抗抑郁和抗焦慮等藥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伴隨的抑郁、焦慮、煩躁、恐懼等情緒問題?! ?、心理治療對患者的幫助非常重要,雖然他們不愿意承認心理因素影響自己,但其內心痛苦、絕望,反復就醫,有時自己都很累,也很煩。心理輔導可以給他們一個傾訴內心的機會。一起探索恐懼癥狀出現的誘發因素以及患者人格中的某些特點,比如對自己以及對軀體的不自信產生的過程,聚焦于其內在心理世界,分析心理發展過程中安全感是如何被破壞的等。幫助梳理內心壓抑的痛苦、沖突和難以表達的愿望,從而有助于癥狀的緩解?! ?、自我成長:患者容易忽略自己的心理問題,需要對心理現象保持好奇與探索,嘗試在心理困難和軀體癥狀之間建立連接,通過自我分析與成長,學會新的處理內心沖突和現實困難的方法,通常軀體不適癥狀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變淡以致最終消失。
作者:黃建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閱讀量: 5473
疑病癥是一個疾病,是過分的擔心自己生病的問題,這種過分的擔心使得醫學分類屬于焦慮障礙的一大類。焦慮障礙的治療分為兩部分,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心理治療就可以改善癥狀,可走出疾病的困擾。如果情況比較復雜比較嚴重,根據情況不同,專業人員會提供給藥物治療的建議,除了見醫生,由醫生來幫助,自己很多時候會有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苦悶。如果是這種時候建議能夠擴展生活的內容與方向,比如避免過分圍繞疾病的生活,有些患者整天終日學習醫學知識,翻閱醫學科普雜志,觀看醫學節目,過分的關注就會深陷其中很難擺脫。而拓展思路,比如去增加運動,走向戶外,學習新技能,使注意轉移,反而有助于早日改善疑病癥的問題。內容來源:有來醫生
作者:曲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閱讀量: 4426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