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
掛號科室: 神經內科
發病部位:肌肉
多發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理療、體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有遺傳幾率
相關癥狀:進行性肌無力、肌萎縮
相關疾?。?/strong> 肌無力綜合征
相關檢查:血清酶、血清肌紅蛋白
相關手術:畸形糾正術
相關藥品:無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30000-50000元)
子宮腺肌病能治愈嗎
35081次播放2次點贊
醋酸亮丙瑞林對子宮腺肌病效果好嗎
25038次播放56次點贊
無肌病性皮肌炎是什么
32542次播放50次點贊
腺肌病能治好嗎
60923次播放45次點贊
子宮腺肌病可以治愈嗎
45164次播放70次點贊
膽囊腺肌病是什么
81663次播放85次點贊
炎性肌病能治愈嗎
13866次播放50次點贊
腺肌病嚴重嗎
41776次播放3次點贊
遇到子宮腺肌病,一定要記住這幾點:第一、要做到預防要盡量減少人工流產,不想生育時就要科學合理避孕。第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有痛經、月經量多、經期延長等等情況,要及時找到專業的婦科醫生進行檢查。第三、腺肌病容易引起不孕一旦發現腺肌病,就一定要進行長期管理,對于年輕有生育需求的腺肌病患者,一定要重視,及時的進行治療。
作者:王宇翮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閱讀量: 4642
試管移植是什么?試管移植是指通過人為的手段從男女雙方各自體內取出精子和卵子,通過體外受精的方式胚胎培養后,再移植到女性的宮腔內著床發育成胎兒。直到完成分娩的輔助生殖技術。試管移植和子宮腺疾病又有什么聯系呢?子宮腺疾病的一種癥狀就是不孕,在應對不孕癥時,就會采用試管移植的方法。如果腺肌癥不嚴重。腺肌瘤又不大,可以采用GnRH-α治療,使病灶縮小。對試管移植影響一般不大。如果腺肌瘤已經很大,并向宮腔內突起,那么對試管移植就會有不利的影響,需要先行治療再進行移植。
作者:郭欣宇 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3204
很多在生育年齡的女性都會受到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逐漸加重的痛經的干擾,這里您需要注意一個病叫子宮腺肌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子宮腺肌病。一、定義子宮腺肌病就是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時,稱為子宮腺肌病。多發生于30~50歲經產婦。約15%同時合并有內異癥,約半數合并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因不同,但均受雌激素的調節。二、病因子宮腺肌病患者部分子宮肌層中的內膜病灶與宮腔內膜直接相連,故認為是由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肌層生長所致,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與腺肌病發病密切相關。由于內膜基底層缺乏黏膜下層,內膜直接與肌層接觸,使得在解剖結構上子宮內膜易于侵入子宮肌層。腺肌病常并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增生,提示高水平雌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進內膜向肌層生長的原因之一。二、病理異位內膜在子宮肌層多呈彌漫性生長,累及后壁居多,故子宮呈均勻性增大,前后徑增大明顯,呈球形,一般不超過12周妊娠子宮大小,剖面見子宮肌壁顯著增厚且硬,無旋渦狀結構,于肌壁中見粗厚肌纖維帶和微囊腔,腔內偶有陳舊血液。少數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長形成結節或團塊,似肌壁間肌瘤,稱為子宮腺肌瘤。因局部反復出血導致病灶周圍纖維組織增生所致,故與周圍肌層無明顯界限,手術時難以剝除。三、臨床表現主要癥狀是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和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痛經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經前1周開始,直至月經結束。有35%患者無典型癥狀,子宮腺肌病患者中月經過多發生率為40%~50%,表現為連續數個月經周期中月經量增多,一般大于80毫升,并影響女性身體、心理、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生活質量。月經過多主要與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子宮肌層纖維增生使子宮肌層收縮不良、子宮內膜增生等因素有關。子宮腺肌病痛經的發生率為百分之15%~30%。婦科檢查子宮呈均勻增大或有局限性結節隆起,質硬且有壓痛,經期壓痛更甚。無癥狀者有時與子宮肌瘤不易鑒別。四、診斷可依據典型的進行性痛經和月經過多史、婦科檢查子宮均勻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質硬且有壓痛而作出初步診斷。影像學檢查有一定的幫助,可酌情選擇,確診取決于術后的病理學檢查。五、治療因視患者癥狀年齡和生育要求而定。目前無根治性的有效藥物,對于癥狀較輕、有生育要求及近絕經期患者可試用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a或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曼月樂環)治療,均可緩解癥狀,但需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并且停藥后癥狀可再次出現。在GnRH―a治療時應注意患者骨丟失的風險,給予反向添加治療和補鈣治療。年輕或希望生育的子宮腺肌瘤患者,可試行病灶切除術,但術后有復發風險。對癥狀嚴重、無生育要求或藥物治療無效者,應給予全子宮切除,是否保留卵巢取決于卵巢有無病變和患者的年齡。
作者:楊霞 登封市人民醫院 閱讀量: 3113
子宮腺肌病(曾稱子宮腺肌癥),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緩解疼痛,減少出血和促進生育是子宮腺肌病的主要治療目標,全子宮切除術或子宮病灶剔除術仍然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子宮腺肌病是性激素依賴性疾病,有些藥物通過降低血雌激素來抑制異位病灶,緩解疼痛;有些藥物通過拮抗前列腺素及其他炎性因子以控制癥狀。例如,可選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曼月樂)、復方口服避孕藥(COC)、某些孕激素類藥物、雄激素類衍生物和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只是暫時性的,但停藥后通常癥狀又復發,而且藥物都有一定的副反應。子宮腺肌病藥物治療期間,建議每3~6個月隨訪1次,包括病史詢問、婦科查體和影像學檢查,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顯或者患者年齡增大無生育要求時,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作者:李雪蓮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閱讀量: 4363
脂質沉積性肌病,是指在肌肉中有異常含量的脂質沉積,且為主要的病理改變。本病是肌肉長鏈脂肪酸氧化過程中缺陷所致的代謝性疾病,是神經系統脂肪代謝遺傳性疾病的一種表現形式。本病多數患者有家族史,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脂質沉積性肌病,是脂肪代謝障礙累及骨骼肌的表現。本病多發于兒童,成人亦可發病,大多數起病比較緩慢,主要累及骨骼肌,四肢呈對稱性肌無力,甚至嚴重的有輕度肌萎縮。此外,頸肌、咀嚼肌、吞咽肌及舌肌均可受累,肌肉運動越久,無力現象就會越明顯,并伴有肌肉脹痛。一般病程為數月至數年之久,屬于全身性疾病,常伴有低酮性低血糖癥狀。
作者:焦虹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閱讀量: 4685
子宮腺肌病的病人是內源性子宮內膜異位,會表現為嚴重的痛經、月經量增多。如果女性沒有生育要求,可以切除子宮,給予治療。切除子宮以后對女性的影響主要是以下幾種:1、不可能再來月經,因為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引起的陰道出血,子宮切除以后就不會再來月經。2、不可能再懷孕,因為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地方,切除子宮就失去了這個功能。所以切除子宮對女性的影響就是不來月經、不生孩子,對性生活、性生活的質量不會造成影響。
作者:易水晶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閱讀量: 4531
熊曉燕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婦產醫院
婦科
"子宮肌腺病目前除了手術以外,沒有根治的方法。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輕癥狀、控制病情,要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的需求,以及病人的癥狀,...
種軼文 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產科
"子宮腺肌病是育齡期女性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簡而言之就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的肌層,所以在每次來月經的時候,隨著正常在位子宮內膜的脫落...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